欢迎访问安徽财经大学社会合作处!

母校情怀

发布者:吴洁文发布时间:2017-12-21浏览次数:117

前言:人的一生可称得上母亲的有三个:母亲、母校、祖国。母亲赐我以生命,给我以关怀;母校传播我知识,激发我潜能,让我认识自己;祖国是我得以安心学习工作的保障,是我无论身在何方都引以为荣的骄傲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下我的母校,我身边人的母校情怀……

毕业后有没有发现,只要遇到同一所大学的校友,就会觉得分外亲切?只要听到大学所在城市的口音,就会觉得分外激动?只要看到一些大学校门口特有的食物,就想要全部打包回去慢慢吃?实不相瞒,以上三条我都中了。

步履他乡 安财如伴

2012年刚毕业的我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一些在广州的安财校友,那段时间住在车陂的“城中村”,身边也没几个朋友,安财校友群成了我度过苦涩周末的蜜糖。2001级的卜哥有一种山东人的豪爽,偶尔会组织我们去摘杨桃,去大学城骑自行车,到大排档吃美食;1981级的陈师兄组织我们小年轻打羽毛球,到沙面吃美味的烤乳鸽;2000级的翔哥偶尔带我们去唱K,大家放开了嗓子吼……细细数来,如果真要把这些校友趣事整理出来,我要按照时间轴一件一件的,像祥林嫂那样唠叨才行。

 佛山李师兄组织的土猪宴、珠海方师兄组织的珠海游、汕头张师兄安排的南澳岛之行、清远姚师兄安排的北江游,从广州市内小范围的互动到跨越地域的郊游,从80后、90后、00后、10后的侃侃而谈到觥筹交错中的宴酣之乐,身边的朋友无不羡慕说“你们校友感情真好,好多活动啊”。是啊,每次聚会,能到场的能通知到的,大家都会积极响应;QQ群、微信群里,对于一些提问和解答,大家都不遗余力。有的人虽素未谋面,但基于安财校友的身份,自然就熟络起来。

 想起2013年的时候,有个师兄刚来广州,在Q群里冒了下泡,找人晚上一起吃饭,顺便了解一下广州的淘宝市场。然后我和阿雅就一起陪师兄吃了顿晚饭,才知道原来那天是他生日。饭桌上的交谈我已不记得,甚至师兄的姓名年级也已忘记,但这件事情带给我的感动却历久弥新。因为我也曾以一个“新人”的身份来到广州,因为也曾有一群校友在这个陌生城市带给我温暖。回想接触了校友之后的种种“蹭吃蹭喝蹭玩”,才发现这些“福利”都是“安财”两字给予的,因为安财校友的身份,更因为大家心中的那份安财情怀。

安财情怀

 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。不知怎的突然想起这句话。查找度娘,原来出自汤显祖《杜丽娘》题记,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,生者可以死,死可以生”。接触了安财校友这一群体之后,我更愿意用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”来描述大家的“安财情怀”。每一次举办活动,校友们都在百忙中抽空参加,其中不乏一些70/80/90年代毕业的校友,他们中有的是企业高管、有的是上市公司老总、大学教授,可因为心中那份共同的安财情怀,他们愿意放下手中的工作,与年轻校友分享龙湖趣事。宏业村的电影院、学校的露天舞会、还有抓麻虾的趣事……或许大家在时间、空间上相隔甚远,但每一段青春总有相似处,因为安财收纳了我们那四年的青葱岁月,因为龙子湖边有我们交错的脚印,使我们对安财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”,大概这就是大家的情怀,我们共同的安财情怀。

 情怀二字很虚,可就是这虚无缥缈的东西让大家感受到了校友间的真情实意,让“师兄、师姐”的称呼更有温度,也让“安财”二字更有力量。因为大家共同的安财情怀,才有了“同门同源,共进共荣”的校友会理念;才有了校友们热心、热情的活动响应;才有了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届的校友总会联谊会。


又到了充满“湿意”的季节,好怀念洒满阳光的宿舍阳台,空气中飘散着花的芬芳,好想回到过去,回到我深爱的母校——安财。

  

(作者:广东校友会 12届英语系 唐颖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