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安徽财经大学社会合作处!

南京校友会——大梦红楼映芳华:一场穿越时空的校友迎新活动

发布者:杨黎黎发布时间:2025-03-29浏览次数:10



宁启新程 ·扇载韶华 

在文学之都南京,

来梦开始的地方,

做一场红楼大梦......


忆淮畔明珠安财,

那诚信博学的殿堂,

书一卷“知行统一”的畅想......

2025年安徽财经大学南京校友会迎新活动在此启程……

    过去几年,受疫情影响,南京校友会的传统迎新活动被迫暂停。今年,南京校友会重启“迎新送新”活动,以更丰富的形式,为新生与新校友搭建桥梁,传递母校关爱与校友关怀。

   

    2025年3月,南京校友会举办了三年来首次线下迎新活动。80余名校友欢聚江宁织造博物馆,共同参与南京校友会2025迎新活动。新生聆听老校友分享职业心得,举行击鼓传花,灯谜回忆母校等游戏,观看沉浸式演出《大梦·红楼》、漆扇制作、盖印章、《湖畔花开》赠书……丰富多彩的活动,拉进了校友间的距离。


part 1

春夜相逢:金陵故地遇故知

    推开博物馆的朱红大门,暖黄的灯光下,校友们或握手寒暄,或相拥而笑,那一口熟悉的乡音,那些脱口而出的校园往事,瞬间将时光拉回龙子湖畔。

    暖场环节,沈会长及几位南京优秀校友登台向新来南京工作的校友们分享经验。有从财经讲师转型为企业高管,有从基层公务员成长为政策智库骨干,还有创业半生,却笑称“如今只求闲云野鹤”。他们的故事里,藏着时代大潮的激荡,亦映照着一代安财人“诚信博学,知行统一”的底色。


part 2

红楼一梦:穿越时空的对话

    “开辟鸿蒙,谁为情种?都只为风月情浓……”随着《红楼梦》序曲的袅袅余音,校友们凭披风颜色分为四波分别跟随曹公和宝黛钗四位演员步入《大梦·红楼》的沉浸式剧场。江宁织造博物馆的复刻厅堂内,纱幕低垂,光影流转。宝玉的痴、黛玉的愁、宝钗的达,在虚实交错的场景中次第浮现。

    校友们穿行在镜面迷宫般的展厅,四周浮动着金陵十二钗的判词。有人驻足在探春的“才自精明志自高”前沉吟,有人对着宝钗的“任是无情也动人”会心一笑。这些何尝不像在场的每个人?有人如探春般在职场劈波斩浪,有人似李纨守着平淡中的温情,有人若熙凤活成旁人口中的“女强人”。而此刻,褪去社会赋予的标签,他们只是共读过一本书、同听过一堂课的少年同窗。这一刻,江宁织造博物馆的雕梁画栋仿佛与安财的教学楼重叠,从前的光阴被压缩成一片薄如蝉翼的月光。

    观演完毕,大家在桃花树下与演员们合影,摄影师咔擦一声记录下一场用现代光影复刻的“群芳合影”。

part 3

芳华永驻:聚散有时,扇底留春

    合影的热闹尚未褪去,桃花树下的长案上已陈列着素面漆骨团扇与矿物颜料碟。这里正进行着《大梦·红楼》的特别企划:手作金陵漆扇。校友们俯身执笔,用彩色在扇面留下各自的红楼记忆,并盖上了本次活动专门制作的纪念章。

    

    走出江宁织造博物馆时,秦淮河已浸在靛蓝色的夜雾中,新制的漆扇轻轻晃动,扇面未干的颜料在月光下泛起微光,仿佛南京校友会未完待续的篇章。或许正如漆扇上那些未干的笔触,传统与创新、真实与虚幻、相聚与别离,本就在时光里交融渗透。或许人生真如红楼一梦,但那些共同走过的青春,那些被岁月酿成琥珀的记忆,永远是最真实的归处。

    愿所有安财人,纵使半生风雨,归来仍是少年。本次活动拉近了校友间的距离,让新来南京工作校友们找到了温馨的家。疫情暂缓了相聚,却未冷却校友情谊。重启的迎新活动不仅是对传统的回归,更是对“传承与创新”的生动诠释。未来,校友会将持续以多元形式服务社群,让母校精神在每一代学子心中生生不息。 

   来源:南京校友会